在对付湿热下注导致筋骨关节肿痛,四妙丸是很多中医师常用的一张好方子!它来源于于清代名医张秉成的《成方便读》,其实是在金元时期朱丹溪的“二妙散”(苍术、黄柏)基础上,加了牛膝和薏苡仁两味药发展来的。
别看全方只有4味药,但它能有效清除湿热、疏通经络、止住疼痛。古书上说它能治“脚肿痛、关节痛”,这方子配伍巧妙,专门解决湿热往下跑、堵住经络引起疼痛的问题。
上个月,接诊了一位郑先生,五十岁,体胖。右脚大脚趾关节红肿热痛反复两年,近因啤酒海鲜诱发,疼如虎咬,夜不能寐,行走困难。 观其舌红苔黄厚腻,脉滑数有力。患处皮温高,拒按。自述嗜食肥甘,身重便黏。
此属中医“痹证”,辨证为“湿热瘀阻”。 根源在饮食不节,脾胃受伤,湿热内生。湿性重浊下流,阻塞下肢筋骨气血,不通则痛。瘀热交结,故痛剧如咬。舌脉皆为湿热壅盛之象。
针对郑先生的情况,我开方四妙丸加载:
黄柏(苦寒): 为君药,专清下焦湿热,泻火解毒,尤擅除筋骨间伏热。
苍术(温燥): 为臣药,燥化中焦湿浊,兼能祛风。与黄柏寒温相配,清热燥湿之力倍增。
薏苡仁(淡渗): 利水渗湿,舒筋缓痛,导湿热从小便出。
牛膝(苦平): 引药下行直达病所,兼能活血通络,补肝肾强筋骨。
四药合力,共奏清热利湿、通络止痛之功,使湿热得清,经络得通,肿痛自消。
因其红肿痛甚,瘀阻明显,故稍作加味:加入土茯苓(解毒利湿通关节)、威灵仙(祛风湿通络止痛)、赤芍、牡丹皮(凉血活血散瘀)、忍冬藤(清热通络止痛)。全方力攻下焦湿热瘀阻。
初服3剂:关节灼热痛减半,夜可入睡。
续服7剂:红肿大消,能自己走路,大便顺畅。
再服10剂:诸症平息,活动自如,舌苔转薄黄,脉趋缓。 嘱其一定管住嘴,肥腻荤腥、啤酒海鲜要少碰,还要适当活动控制体重,防止再犯。
关键提醒: 痛风根在湿热代谢乱,诱在饮食不节。四妙丸加减对湿热下注型急性发作有效,但必严格辨证! 若非湿热证型(如寒湿或脾肾阳虚),切勿套用,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。
配资著名炒股配资门户,炒股app排名,趣操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